看色到底在看什麼?

只要你是設計師,或是在設計圈內,有印刷品要發印時就可能到印刷廠看色。看色是設計師對印刷品的重視,重要程度僅次於設計完稿本身。那看色究竟在看些什麼呢?

 

printing_house_engraving_2

一、觀察印刷廠環境

設計界的分工細密,除非印刷廠本身設立的設計部,否則幾乎九成的設計公司都沒有自已的印刷廠,除了機器設備昂貴,經營印刷廠與經營設計公司也是完全不同的事情。而設計公司為了更豐富的表現方式,配合的印刷廠也不會只有一間。在等待師父架版準備上機時通常會有一小段空檔,建議設計師可以在廠內走走,以下是一些觀察重點:

 

1.版材的收藏方式:有些印刷品是每隔一段時間就需加印,若內容沒有更動的話會請印刷廠留版,若版材擺放混亂、狀況不佳,等到要再版時可能會讓印刷產生問題,必須要小心

2.廠內是否有厚厚一層粉:印刷時為了避免印背,在印刷機的出紙口會在每張紙上噴一層薄薄的粉,長久累積下來廠內會有許多粉塵。若放眼所及全是厚厚的白粉,表示這間印刷廠在管理上較為鬆散,不過也有可能是業務太多所以沒時間整理,見仁見智。

3.其他設計公司的作品:多觀摩別人的作品。設計師會傾向挑選曾經使用過的紙材,因為變化及特性較能預期。建議可利用這空檔見習其他設計師在紙材及印刷上的運用,有時可以激盪出不同的想法喔。

 

 

 

 

news_print-600x320

二、看色

1.比對打樣顏色:製版時版廠會製作銅版樣,若設計師未到現場時方便印刷師父有所依據。早期的銅版樣是使用單色機套色印刷,網點飽合且顏色較為正確。但隨著機器設備更新,最近版廠多半使用數位銅版樣,噴印出的色樣通常會略為偏紅。設計師本人沒到現場,師父就會照著偏紅的色樣印下去了。

也許有人說:那我挑一間顏色準的版廠做打樣不就好了嗎?但現今數位銅版樣是以大圖輸出方式製作,而校色軟體的數值是會隨著使用習慣不同慢慢偏移,對方多久請原廠做校色保養也是個未知數,所以最保險的方式還是親自到印刷廠監督才能確保品質。

 

2.紙材的變化性:每種紙張的吸墨速度不同,會導致剛印的紙及墨乾的紙的顏色落差。就像是粉刷牆壁時,剛刷上去的顏色較明亮,而乾掉的油漆較暗沉一樣的道理。看色時不是只有看"當下"的顏色,還要考慮油墨乾掉之後的變化,若希望之後的顏色要重一些,現在看也許剛好,但仍是要請師父供墨重一些,等紙乾掉之後就會變成預期的顏色了。

.銅版紙類等塗佈重的紙,在印出來的當下顏色會非常飽和,等到墨乾掉後顏色大約會下沉約5%左右,因為墨會停留在塗佈層,不會再下到基紙,所以落差不大。而某些銅版紙在抄紙時會稍稍偏藍一點,所以在膚色上要小心以免印出來人臉會暗沈,可請師父將藍色降低一些。

.輕塗佈的紙因為塗佈不厚,所以墨會稍微滲到基紙,顏色落差可能5~10%。通常輕塗紙會較偏黃,要小心M、Y的值以免印出來的成品像放置了好幾年一樣泛黃。

.未塗佈紙的變化率最大,較鬆散的紙像是輕量環保再生紙,就有可能落差到20%。預測顏色的變化只能由經驗判斷,若拿不定主意時可以參考師父的意見。

 

 

 

cef10625e99d932f34bc2d5675810f7b

三、關係

設計圈內流傳一句話:「看色,就是看師父的臉色」。與印刷師父打好關係,是非常重要卻又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件事。有些設計師認為自已才是作品的主宰,覺得印刷廠是髒亂吵雜的環境,見到抽菸吃檳榔的師父更是恨不得馬上離開。但若沒有師父的專業協助,設計師的作品永遠只能停留在電腦裡。印刷師父每天面對各種印刷品,經驗絕對比設計師多,若有不清楚或不懂的地方多與師父討教。下次看色時不妨與師父多聊幾句,帶瓶飲料請他們享用,師父們會很樂意與你交個朋友的。